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本科人才培养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 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两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剖析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加工和应用的学科。材料构筑了整个世界,是世界一切的载体。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材料,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没有材料,就没有世界。

 

人才培养

 

根据专业兴趣,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功能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方向的课程,专业课程全程采用小班化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本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实行导师制,学院聘任从事专业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的发展,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职业生涯等规划。

 

就业主要方向

 

本专业学生能够胜任化工、汽车、房地产、飞机制造、新材料科技、电子科技等行业的质量管理、研发、技术服务,也可以从事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50%以上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多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用人单位供需比例长期维持在119以上。

 

“一带一路”战略为材料在中西部地区、重点领域、重大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本专业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引,致力于向祖国中西部、重点领域大力输送优秀人才,让毕业生在奉献祖国事业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专业剖析

 

新能源材料及其产业技术直面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与传统能源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是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支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而设立,通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目标是培养新能源材料与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领域具备多学科交叉综合素养的源头创新型领军人才。

 

人才培养

 

新能源与器件专业依托同济大学材料学科与车辆工程专业特色优势,学生根据学科交叉型培养方案要求修读材料科学、新能源材料、车辆工程领域专业基础课程,并根据兴趣选修新材料、电池技术、智能化、轻量化材料与技术等特色课程,以培养在新能源材料与智能型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综合素养。专业课程全程采用小班化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本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实行导师制,学院聘任从事专业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的发展,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职业生涯等规划。

 

就业主要方向

 

本专业学生能够胜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智能化与轻量化技术等 现代高新技术行业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从事相关领域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所依托的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50%以上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大批毕业生就业于新材料、汽车、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用人单位供需比例长期维持在119以上。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中,有许多学生选择在新能源电池技术、 整车、车用零部件等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工作,社会需求旺盛。  

 



联系方式

电话:021-69584723

传真:021-69584723

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9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