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主持的国家 “十三五”重点专项课题顺利通过绩效评价

发布日期:2021-03-18  来源:   点击量:

2021317日,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课题“利用膨润土等地域性天然原材料制备绿色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YFC0107004)”绩效评价会在北京举行。该课题由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材料系孙振平教授牵头。绩效评价会专家组观看了课题示范生产线和示范工程视频、审阅相关材料、听取课题组汇报,经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通过绩效验收,并建议加快成果转化步伐和扩大成果转化范围,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小康建设战略的实施,以及环境整治和无废城市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该课题于20167月正式启动,历时4.5年,于202012月按时完成研究计划全部内容。课题由同济大学牵头,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和辽宁东奥非金属开发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参与共同完成。

该课题所属专项为“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所属项目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崔琪教授牵头的“地域性天然原料制备建筑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YFC0701000。课题以地域性天然原料膨润土、磷石膏、风积沙、岩石粉和硅藻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利用膨润土制备功能型外加剂、磷石膏制备磷石膏水硬性复合胶凝材料、风积沙制备干混砂浆、岩石粉制备复合掺合料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硅藻土制备调湿型装饰板材等绿色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通过大量试验,就膨润土钠化、插层、复合改性机制,磷石膏与富硅、富铝()相水化和硬化机制,以及硅藻土吸-放湿性能提升和水热合成固化机制等关键性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地域性天然原材料特性,采用多种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改性提升技术,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落实示范生产线建设和示范工程应用,全面提升我国利用上述地域性原材料制备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的整体技术水平,服务地方经济。

课题形成钙基膨润土膨胀容提升技术,磷石膏制备水硬性复合胶凝材料技术,天然岩石粉制备复合矿物掺合料技术,风积沙制备预拌砂浆用优质级配砂技术,低品位硅藻土吸湿放湿功能优化技术。课题开发了膨润土基砂浆保水增稠剂、膨润土基混凝土(砂浆)防水剂、膨润土基矿物发泡剂、磷石膏水硬性复合胶凝材料、岩石粉复合掺合料、风积沙复合级配砂及干混砂浆、预拌砂浆、轻质保温砌块、绿色混凝土和硅藻土调湿型装饰板等18项新产品。课题还形成新技术、新工艺1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25篇(其中SCIEI收录17篇);制修订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7部(其中完成标准6部);建成示范生产线6条;实施示范工程8项;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20名,技术研究人员6名。

课题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磷石膏水硬性复合胶凝材料及磷石膏基预拌砂浆和磷石膏基轻质砌块”已在四川省宜宾市实现产业化;“膨润土基砂浆保水增稠剂和发泡剂”已在四川省绵阳市实现产业化;“风积沙干混砂浆”已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实现产业化;“硅藻土调湿型装饰板”已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建立年产800万平方米生产线;“天然岩石粉复合掺合料及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已在广东省中山市、云南省云临县等地实现产业化。课题示范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已在深中通道、云临高速、云南楚雄-大姚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中应用,产品在房地产建设和村镇住宅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产值近亿元,为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实现精准扶贫和科技扶贫,以及节资、节能、利废,恢复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乡村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课题成果正进一步向西藏、贵州、甘肃、湖北、湖南、山东、安徽和上海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联系方式

电话:021-69584723

传真:021-69584723

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9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