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多少归乡的计划,阻隔了多少思念的团聚。但是,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书写信念,以无私的奉献践行使命,更以新时代青年的坚毅展现担当。来自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8级本科生宾夕涵就是其中之一。 ——“您好,我们是锦绣社区的工作人员,请问您是xxx吧?我们明天给您送点口罩过来,请问您什么时间在家呢?” ...
1月10日下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年终总结大会在德才馆二楼报告厅顺利召开。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中平主持,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全院教职员工共计一百一十余名出席参会。 学院学科委员会主任黄云辉作了2019年材料学院工作总结报告,总结了2019年度学院的师资和人才工作、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与平台、实验室工作和安全、学生工作等各方面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同时通报了2019年度的财务决算,并对2020年工作进行部署和打...
2019年11月16日上午,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带领新生院同德学堂学子70余人从同济大学四平校区出发,前往江苏省创新型文明城市常州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材行天下”全球环保实践行(常州站)活动,对各环保企业进行...
2018年12月7日星期五,同济大学90级材料学院校友、延锋内饰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副首席执行官武文光,应学院邀请,在逸夫楼二楼报告厅为大一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成长引航”的讲座。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资助名单已正式公布,我院杜建忠教授荣幸入选。杜建忠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构筑了一系列非均相膜、非对称冠、膜冠融合高分子囊泡,提出了“以糖控糖”新概念,建立了协同抗菌新体系。近五年以唯一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 Adv. Mater., Nano Lett., ACS Nano, Chem. Sci., Mater. Horiz., Macromolecules, ACS Macro Lett., Prog. Polym. 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5篇。获11项中国发明专利,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15)、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创新论文奖、上海市育才奖等。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讴歌新中国七十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同济大学材料学院于2019年11月22日晚18:30在嘉定校区济人楼101举办了“辉煌七十载,筑梦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2019级迎双新晚...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2019年11月6日中午12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中平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为全院党员同志讲授了一场题为“不忘初心领会新思想,牢...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院师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的深刻认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2019年10月19日和11月9日,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及学生党员集体观看了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分为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7个篇章,演绎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其中,为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
电话:021-69584723
传真:021-69584723
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9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